儒家思想简介
儒家的由来
《论语》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但关于儒家的来源?古往今来却有不同的认识,由此导致对儒家思想地位贡献的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但不全面,需要回归史实正本清源。在夏商周三代,儒师确实是主持祭祀天地祖先社稷的祭师,但当时祭祀的内容和地位、作用与现在有较大差异。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祭祀,也指祭典。《国语·周语上》说:“夫祀,国之大节也”。在这种重大、严肃的场合需要有专门的司祭——傧相,为王室宗社主持祭祀及丧葬之礼。由于祭祀离不开礼乐,所以司祭及司礼乐的傧相或称为“相”,或称“祝”(古音兄)、或称“胥”,或称“需”。而儒之古音从需,近胥、兄,儒、胥、须、需、谞字古代互通。所以儒的本义是“胥师”,即主持宗社祭祀礼乐仪式和丧葬之礼的祝官、祭司和乐官。因为“胥”古代专指知数记事,有才智技艺者,因此胥(儒)在周代为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是掌握、传承经典礼乐之学的专门职业。也就是说儒家之学起源于宗社礼乐典章文物之学,所以《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掌邦教之官)”。
那儒家为什么叫“儒”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这里的柔并不是指的柔弱,“柔”通“濡”,“濡”又通“儒”,《尔雅.释诂》“柔,安也”,故儒不是柔弱意,而是怀柔安远、和民以善的意思,即安、和之意。“术士”之“术”古有二义,一是方术、术数,这是“术”的别义;二是道艺之术,这是“术”的通义。《周礼》“儒以道得民”,《论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由此可见,《说文》所谓儒是术士,指的是道艺之人。《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所以儒在当时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代称,是探索、掌握、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知识的一个专门群体。
孔子的地位及贡献
讲儒家首先要讲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近代学者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华文化格局和民族精神面貌经孔子而发生大转变、大提升,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调。孔子曾说过,“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虽然其与天人相关的知识来源于史、巫体系,但同时,他也指出了自己与原来的“儒”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从孔子开始,“儒”的方向和内容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渐渐地脱离了祭祀鬼神的知识范围,致力于发扬西周的礼乐传统,求道求仁,并带动了民族文化大转型。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贡献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述而不作,整理《六经》。孔子晚年删《诗》、《书》,定《礼》、《乐》,述《周易》,作《春秋》,将此前两千多年的文化精华整理、保存和传承,使中华文化经典不因世道动荡而失传,并为以后数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六经》是中华文化体系的元典,地位至高无上。马一浮先生评价《六经》地位作用时说:“吾国二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经)之支流。”六经之学,不独可以统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亦可以统摄诸子百家之学。百家争鸣时期,虽然诸子政见各异,但皆宗《六经》,《六经》权威性不容置疑。
二是有教无类,传承经典。孔子及其弟子把古代为贵族所垄断的礼仪和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逐渐形成儒家学派,使中华经典得以扎根社会,并影响到后来诸子百家兴起,创造中国文化和思想史上一个个高峰。
三是塑造民族精神。“子不语怪、力、乱、神”,以仁爱为本,推崇“仁义礼智”和“礼乐文明”,使中华文化不依靠宗教维系和传承,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修身挖掘人自身的潜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以中和之道包容其他文化,吸收其他文化营养发展壮大。
四是明确文明取向。孔子整理的经典提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将大同社会作为奋斗方向,全面增强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凝合力和向心力。
五是儒家重视培养“士”和“君子”。“士”成为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主要传承和发扬者,“士”的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和优势源泉。
综上可知,孔子的地位绝不是先秦百家之一家、诸子之一子。孔子与老子同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大宗师,战国后出现的墨、法、名、兵及术数、阴阳等百家之学皆可溯源于孔子之学,孔子大成至圣实至名归。
儒家的历史演进
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和儒家思想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曾子子思所传的一派和子夏所传的“西河学派”,前者重在阐发儒家“内圣”之学,强调发挥“义”的作用,以孟子为代表;后者重在发挥儒家“外王”之学,强调发挥“礼”的作用,以荀子为代表。到了西汉董仲舒,以孟子儒学为主,吸收荀子等诸子百家精华,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适合国家治理需要的新儒学体系,并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使儒学成为国家和民族思想正统和主干,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格局,对延续中华文脉,形成和维护我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开启了两汉经学的新时代。
西汉宣帝时期“石渠阁会议”形成的《石渠议奏》和东汉章帝时期“白虎观会议”形成的《白虎通义》从不同层面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规范和统一。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进入中原各胡族信奉的佛教等其他文化的冲击,地位有所下降,经典解释也较为混乱。唐朝初年朝廷为此专门修订《五经正义》和《五经定本》颁行天下,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和依据。中唐时代韩愈“道济天下之溺”,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重彰儒家道统,全力维护儒学地位,功在千秋。五代之乱后,北宋五子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完善了儒学思想体系,形成了延续后世的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宋明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化出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派、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学派,三大学派各有所长,殊途同归,相辅相成,全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以独特的面貌和精神气质传承着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主干内容,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宋代大儒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道出了儒家的家国情怀,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道义担当,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思想号角。近现代以来,以儒家文化滋养的仁人志士更是恢弘大义,自觉投身拯救民族危亡和民族复兴大业,为探索国家的出路,维护国家民族的权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成为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的干城,振衰起敝的脊梁。
注:本文参考采用了饶宗颐先生、何新先生研究成果,特此说明。
https://new.qq.com/omn/20180125/20180125G04F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