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涅槃」与「净土」的教义
涅槃的梵文是 Nirvana。Nir 是有「不、無、外、離開、即」之意,而 vana 有两种意思,第一是「織」,涅槃即是「不織不死,斷去煩惱」之意。第二是「生」,涅槃是「不生,超越生死苦難」之意。「vana 」的「va」是動詞,有 「吹、去、動」等意,而「na」 作為分詞後接字。涅槃即「煩惱被吹去、被消去」之意。
涅槃,意譯 「滅、寂滅、滅度」等,是佛教徒修行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即修为,人生感悟。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涅槃」一般指破除煩惱、無明後所證得的精神境界。因此,涅槃是一種不生不滅、超越生死、永恆安樂的境界。
涅槃的成果是要靠「自力」,刻苦修行除去無明及貪嗔痴三毒。佛教主张「自知、自觉、自证」作为自力修行得解脱的途径,也有所谓的「三自说」,即「自调 (戒)、自净(定)、自度(慧)。不过,人靠「自力」達至涅槃,就算達至圓滿境界,也只是人的標準。
佛教除了涅槃,还有「淨土」一說,佛教的宗派「净土宗」的修行由 「自力」演變至「他力」。主要的是靠念佛,求阿彌陀佛的「原力」接引到西方淨土。不过,圣严大师认为,单靠「他力」近乎于迷信,缺乏智慧,所以他主张「禅静双修」以自力与他力兼顾并重的修炼的途径。很多人误解「净土」的含义,以为只要到了西方净土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快乐、幸福地活着,其实,「净土」只不过是一个修炼的地方,可以说只是成佛前,途中的一站。庄祖鲲在他的写作「说禅论道」写,「往生净土就好比进了哈佛大学。进了哈佛大学,并不就等于「成佛」了。即使往生到西方净土,那里也好有等级高下之分的。」
近代的佛教太虚大师,印顺大师及圣严大师竭力提倡「人间净土」的观念,要把「极乐世界」实现在人间。设立人间净土,推动以人为本的佛教。
林宗谊牧师收集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