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末世」观 - 从「劫意识」到「罪意识」
道教「末世」观念较完整的成形,是在于六朝时期。在那时道教的一些主要道派,包括天师道派、上清道派、灵宝道派,都有感于连年灾祸所造成的影响,于是就从对这些战乱灾祸的事件中发展出他们的「末世」观点。道教所讲的末世,不同于基督教的直线式时间观所指向的永恒末世;而是类似于天文周期,反复循环出现的「劫难」。至于为何会有这类末世劫难的形成?道教解释这是因着人犯了罪的缘故。至于解决的方法,则是借由诵读经忏而向「天神」认罪。(注2)
在上述的解释之中,我们发觉此时道教里显示出一种「罪」意识;只是这种「罪」意识,是基于一种「天、地、人」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才产生的。也就是一旦人类得罪了「天神」,「天神」就必降下灾祸来惩罚人类,这些灾祸包括了各类天文地理的灾异,例如日蚀、洪患等;此时人类才藉着这些灾祸,知道自己得罪了「天神」。由于这种「罪意识」是从「天、地、人」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才产生的,因此就不能发觉到罪的严重性。
然而在基督信仰所启示的罪,是人想要与神同等时,所导致神与人关系的破坏。因此罪的层面,不是道教所强调后天因果性灾异事件的反映。反而是一个全面性的事件,更是在人的本性之中就包含了罪的问题。由「罪」的问题,必然要导引出对「罪」的审判之问题。道教对「罪」的审判,包含了现世所引起的灾异,也包含了死后地狱的苦刑。看似公平,然而却有一个深层的结构问题,这问题显示出审判者的公义性问题。
由于道教的天神世界,分有先天神和后天神。然而无论是先天神或是后天神,道教的神谱系之构成,其实是以人间的封建制度来建构,以致于封建制度所可能存在的弊端,例如贿赂的弊端等,都可能会发生,甚而对某些弊端早已是习以为常,例如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民间都会向灶神送礼,以祈求灶神上天时向玉皇大帝说好话。由于封建制度的天神世界,存在着类此的弊端,因此在道教里所建构的天神世界,并不一定能保证公义的实现。
林宗谊牧师收集和编写
http://cclw.net/gospel/asking/lyzbhwj/htm/chapter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