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族 |
||
簡介 歷史 音樂 禮儀 慶節 婚俗 服飾 飲食 建築 習俗 宗教 | |||
土族 | 簡介 | Top of Page |
土族,現有人口191624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及民和、大通兩縣,其餘散 居在同仁、樂都、門源等地。
土族聚居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全境分山區、淺山區和川水區三種地形。北部山區森林密茂,有廣袤的草山牧場。南部淺山,河川交錯,氣候溫暖,遍佈良田園林,盛產蔬菜瓜果。 過去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基本詞彙和蒙古語相同或相近。過去通用漢文,1979年青海省有關部門制定了以中文拼音為基礎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試行推廣。 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
土族 | 歷史 | Top of Page |
關於土族的先祖,學術界尚無定論,大多數傾向於吐谷渾說。吐谷渾是遼東鮮卑族,先遷牧於陰山之北,在4世紀初遷牧今青海省南部和甘肅南部,後逐漸建立吐谷渾王國,疆土據有今青海整個牧區以及新疆、甘肅的一部分。這個政權先後存在350多年。西元663年,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吐谷渾王諾曷缽避走涼州(今甘肅武威),後又遷居今寧夏,其部屬之一部分散居祁連山之南也就是今天的互助縣一帶。後來經過與其他民族融合,在元末明初時形成土族,史書上稱之為“土人”,當地回、漢族稱為“土民”,藏族稱為“霍爾”,據說霍爾就是吐谷渾。互助土族則自稱“蒙古爾”、“察汗蒙古爾”,民和土族自稱“土昆”。可能各地土族在族源上不盡相同。 |
土族 | 音樂 | Top of Page |
土 族 約 有 十 五 萬 九 千 多 人 口 , 主 要 聚 居 在 青 海 省 互 助 土 族 自 治 縣 以 及 民 和 , 大 通 兩 縣 。 語 言 屬 於 阿 爾 泰 語 系 , 通 用 漢 文 。 一 九 七 九 年 土 族文 字 誕 生 。 信 仰 喇 嘛 教 , 同 時 保 存 著 多 種 崇 拜 。 土 族 的 歌 曲 種 類 很 多, 有 花 兒 , 宴 席 曲 , 喜 曲 等 , 大 多 是 三 拍 子 節 奏 。 優 美 的 土 族 花 兒 常以 歌 唱 自 己 美 麗 而 富 有 特 色 的 裝 著 稱 。 這 首 『 花 兒 』 中 唱 道 : 『 花 兒紅 喲 花 兒 鮮 , 頭 戴 ( 著 ) 繡 著 織 錦 的 氈 帽 , 身 穿 五 彩 繡 的 斜 襟 衫 。 』 |
土族 | 禮儀 | Top of Page |
土族淳樸好客,民間有“客來了,福來了”的說法,敬客時,首先要敬酥油茶,並擺上一個“西買日”(插有酥油花的炒麵盒子)端上一盤大塊肥肉,同時在肥肉上插一把刀子,然後用係有白羊毛的酒壺為客人斟酒,以表示吉祥如意。有的地方還有客人一到,首先要敬三杯酒,謂之“吉祥如意三杯酒”;送客時也要敬三杯酒,謂之“上馬三杯酒”。飲酒時,有邊飲邊歌之習,以暢飲酣醉為快。如不能喝酒者,要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也可。 |
土族 | 慶節 | Top of Page |
安昭舞是一種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於互助。每當歡度佳節、慶祝豐收和舉行婚禮時,人們聚集到庭院╴或打麥場上跳安昭舞。舞蹈時,男女相見排成一圓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高手領唱領舞,後面跟隨的人伴歌伴舞,一唱眾和,氣氛和諧而熱烈。 安昭舞反映了土族人民的風土人情,歌詞主要內容有歌唱人丁平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祝福,祈求吉祥如意。安召舞是由原來的祭祀舞變化而來,有些唱詞內容仍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納頓”,在土語中是玩笑,歡樂的意思,是青海省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自農曆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 一年一度的納頓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從夏末麥場結束時,一直持續到秋天,歷時近2個月,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但它的起源,自古以來就被神秘氣氛籠罩著。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納頓起源的神奇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宮。三年後,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建成了,其壯觀華麗前所未有。但惡毒的皇帝為了獨享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竟然下令要殺害木匠。木匠連夜逃到家鄉,組織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鄉民們造反起義。皇帝聞訊後派出大批軍隊前來鎮壓。機智的木匠靈機一動,立即讓鄉親們敲鑼打鼓,扛著制好的戰旗,揮舞著已涂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莊的廟宇走去。皇帝的軍隊大惑不解,村民們則告訴他們:“我們正在慶祝今年的收成,跳納頓答謝上天的恩賜,於是軍隊便撤回去了。此後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納頓就流傳了下來,後來逐漸形成了現在慶祝豐收的活動。 納頓自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直至農曆九月十五止,由東向西,最後回到中心地區而結束,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麥場上會合,是最熱烈最令人激動的時刻:幾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響,伴隨著沉穩有力的鼓聲,會手們閃騰跳躍,在粗獷的高呼聲襯托下,表現出健與美的雄姿。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會手舞首先開始了,這是由四五十人參加的大型舞蹈。老幼按順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著長衫,手執扇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是納頓的組織者和納頓舞蹈的傳人。別看他們年過花甲,銀鬚垂胸,可跳起舞來,卻還是那麼從容自如,步履強健。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輕人和拿著柳條的孩子們依次跟在後面,他們擺動身子,左騰右挪,繞場而舞。舞蹈的動作雖然不太複雜,但整齊的舞步,諧調的躍動,伴隨著有節奏的鼓鑼聲,顯得十分優美。在舞蹈的同時,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給會手們敬酒,以此助興,人們在舞蹈中陶醉了,喜慶和歡樂的高潮一浪高過一浪。 熱鬧的納頓自然也成為訪親拜友的好時機。一大早即可見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車載驢騎,浩浩蕩蕩行進在鄉間的路上,對於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提供了一個浪漫聚會的時刻。 |
土族 | 婚俗 | Top of Page |
土族的婚禮,一般分提親、定親、送禮、婚禮儀式、謝宴等程式。儀式隆重熱烈,自始至終都有在載歌載舞中進行。 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父母決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為男性,一般要請村╴有名望的長者,或與女方家沾親帶故的人,便於說合。提親時,媒人要預備焜鍋饃和蒸花卷各一付、酒兩瓶,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若同意這門親事,就收下禮物,並熱情招待媒人。否則,將禮物讓媒人帶回。 女方家同意後,請來本家各戶家長,並邀請男方家的父親或叔父,同媒人一起來商量定婚。男方需帶兩包茯茶、三瓶酒、一條哈達、兩付饃饃,作為吃喝禮。並送給女方家父親一包茶、母親一件長衫料子。同時送一部分財禮。 在議禮過程中,女方家開始故意要很多財禮,這時,媒人和男方家父親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長輩頻頻敬酒,說好話,使財禮 數目降到最合適的程度。 定親後,男方家請媒人給女方家分期分批送禮。但主要財禮要在辦喜事前三個月送畢,以使女方縫製衣服等。財禮分幹禮、衣料和首飾,也有全部送錢的,衣料由女方自己選購縫製。按土族傳統習慣,在未娶親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現在逢年過節,不僅要去,還要給女方家人分別送禮物。 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舉行。大約在一個月前,先由男方舉行擇吉日儀式。土族稱婚宴為“霍仁”,擇吉日稱“砣讓霍仁”,即首宴。參加擇吉日首宴的,有女方家父親、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也對等的請人赴宴,加上媒人,約有七八個人,共同請神擇吉日。 在娶親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稱“麻擇”。女方本家各戶、親戚、朋友、左鄰右舍送來禮物。女方家設宴招待,並擺嫁╴,當眾一一交待男方送來的財禮,縫製了多少件(套)衣服,以及女方家的陪嫁等等。這時姑娘要哭嫁,哭嫁詞委婉動人,感謝山神、土主、鄉親、父母、哥嫂、姐妹的養育之恩和深厚情誼。 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兩種,一種叫“小出小進”,一種叫“大出大進”。所謂“小出小進”,即新娘到婆家後才改變髮式。這種方式比較複雜、莊重。所謂“大出大進 ”即在娘家改髮式,到婆家後立即拜天地,這種方式比較簡便、省事。“小出小進”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規定的時辰,須坐“經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擺著“經卷”、柏樹枝、佛燈、牛奶、紅筷子、茯茶、糧食、羊毛等九種吉祥物品。納什金在堂屋門前唱《依姐》歌,並使勁擺動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氈或紅氈抬著沿院╴的圓槽轉三圈後,出門上馬。“大出大進”的出嫁方式,納什金可以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親或姐姐陪著繞圓槽三圈後,出門上馬。民和三川地區的土族新娘上馬時,阿姑們要唱上馬曲。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當天隨送親隊伍回去,伴女則要等到婚後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門時帶回。 新娘進大門時,有兩個年輕婦女在前面拉著紅氈或白氈,新郎新娘跟著氈,男左女右,抱著用紅布製作的布娃娃,並肩緩緩邁入庭院。是“小出小進”則新娘到伙房灶神爺前,由事選定的婦女動手為她梳頭改髮式,穿新婚服裝,開口。開口儀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選定的婦女,手拿用紅線纏著的捍麵杖,在新娘面前繞幾下,說:“新娘新娘你開口,金口玉言,家╴的話不要到外面去講,外面的話也不要在家╴亂說,守口如瓶,免惹是非……” 中午時分,娘家送親人在婆家院╴擺嫁╴,給新郎穿戴衣帽等。 最後,雙方協商奶母錢。紅仁切擺出一副慷概大方的樣子,象徵性的收幾塊錢,然後,邊飲上馬酒,邊走出大門去…… |
土族 | 服飾 | Top of Page |
土族的服飾,色彩鮮傃,式樣別致,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的男子服裝是內穿繡花高領斜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2
公分見方的彩色刺繡圖案,外套 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係繡花帶,頭戴織錦鑲邊的卷檐氈帽。其中青壯年的氈帽後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開,稱之為“鷹嘴啄食”。部分地區的男子還戴一種翻邊尖頂帽,頂端有一綹紅穗,更顯得別致、飄逸。
土族婦女的服飾更為鮮傃。通常的裝束是身穿斜襟上衣,兩條袖子是用紅、黃、綠、紫、藍五色彩布圈縫製成的。遠看,如同兩道美麗的彩虹。據說,這幾種顏色帶有象徵意義,如藍色表示天,紅色表示太陽,其他色表示彩虹。腰係寬而長的彩帶,帶子兩頭繡有花、鳥、蜂、蝶、彩雲等花紋圖案。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穿裙子和長褲。褲子的顏色依年齡的不同而異。少女和年輕婦女多穿紅色和彩色裙,中年多穿藍色裙,老年穿棕色裙,前後開口。褲子的褲腳較寬,用兩種顏色的布做成,以膝蓋為界,下半截的顏色是區別是否已婚的重要標誌。未婚少女多是紅色,已婚者多用藍色。土族婦女講究頭飾,土語稱“扭達”,樣式複雜,各地不一。過去有所謂“三叉頭”、“乾糧頭”、“羊腔頭”、“ 簸箕頭”、“馬鞍橇”等八九種。現在,繁多的頭飾已不多見,代之而來的是一種新的簡便頭飾:已婚婦女梳兩根髮辮,以珊瑚、松石等綴飾,再戴以美觀大方的織錦鑲邊卷檐氈帽,顯得雍榮華貴;未婚姑娘通常梳一根或三根辮子,扎紅頭繩,係一塊海螺片,頭戴一條繡花頭巾,顯得活潑,秀麗。每當喜慶節日,能歌善舞的土 族青年男女,身著傃麗的民族服裝,把庭院、山鄉點綴得五彩繽紛,猶如山花一般。 |
土族 | 飲食 | Top of Page |
土族一般習慣於日食三餐,早餐比較簡單,多以酥油茶、煮洋芋或糌粑為蘸鹽而食;午餐比較豐富,有飯有菜,以蒸饃、饅頭、花卷、包子等為主食,有煎、炒洋芋和青菜、蘿蔔湯或粥佐食。菜肴比較清淡,與北方漢族飲食習慣基本一致;晚餐多以各種麵食為主,如麵條、麵片、面疙瘩、面糊。麵條、麵片、面疙瘩都喜用拉制。晚餐菜肴比較豐盛,有各種肉類,與各種蔬菜塊塊、塊絲同煮麵的湯,湯菜主食共燴而食。 日常菜肴以肉乳製品為多,當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節日食品。民間有不少以當地土特產為原配料製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麼、燒麥等。 日常飲料與當地藏族一樣,喜飲茯茶、酥油茶,還特別喜飲用青稞釀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數較低(約30度左右),清醇綿軟,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釀,在釀製時都習慣加一種名為羌活的中藥,飲時味稍帶澀,有散表寒,祛風溼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還有互助白酒,如互助頭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種。 |
土族 | 建築 | Top of Page |
土族建築文化特點突出,別具一格。農村一般以村落聚居,村莊大多在山腳下,依山傍水搭造房屋。各家都有庭院,院內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廁所、菜園和打谷場。房子是平頂的,上面可儲放糧草。房子多以三間為一組,中為堂屋,一側為臥室,中一側為佛堂。臥室的炕是暖炕,連著鍋灶,燒飯的火可以暖炕。住宅的棟樑和門窗上大多雕刻著或描繪象徵牛羊健壯、五穀豐登的彩色花紋圖案,鮮傃美觀。土族地區一些古建築,如佑寧寺、互助縣城鐘鼓樓、五峰寺等,都凝聚著土、藏、漢族建築藝術的精華。尤其是佑寧寺,是一座由許多殿宇、經堂、僧舍組成的完整建築群。它依山就勢,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綿延數╴,雄偉壯觀,吸收了藏、漢建築藝術的特點和“河州磚雕”藝術的成就。在裝飾上,精工細作,木刻浮雕,層層疊疊,豐富多彩。泥塑佛像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充分顯示了土族人民的建築和雕刻藝術水準。 |
土族 | 習俗 | Top of Page |
土族--禁忌
忌諱在牲畜圈內大小便。寺廟大殿或家中佛堂內忌諱去過月房的人以及服喪的人和婦女進入。婦女不戴帽子或不穿長衫,不得在長輩面前過往。忌諱用裂縫的碗給客人倒茶水。出遠門或辦喜事,早上出門碰上空桶、穿背鬥,認為不吉,須返回改日再走。安了新大門、或家中有重病的人,生了孩子等,外人不能進入院內,門上貼一方紅紙或插上柏樹枝,以示忌門。到土族人家做客,進門前必須先呼喊招呼,否則,被視為無禮。進屋後上炕必須脫鞋,否則是對主人的不尊敬。土族人忌諱同未婚姑娘開玩笑,不能在臥室╴吐痰、擤鼻涕。 |
土族 | 宗教 | Top of Page |
宗教信仰是土族精神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土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由於受漢族影響,還崇拜祖先,信奉關帝、二郎神、家神、灶神、門神、財神、菩薩等。 土族每家都供有一位家神,作為家庭的保護者。所供的家神中有祖師爺、灶君娘娘、白馬天將等。每年舊曆除夕家家都要接神,在院中燒松柏枝,上面撒上一些酥油和炒麵。然後全家人跪拜磕頭。同時在灶神和門神前點燈供饃接神。 土家人居住的地方多在山谷間,種的地多半是山地,所以他們非常崇信山神。在村頭、村後山頭上堆一個土堆,上面插上一塊木牌,寫著“敕令山神土地守地界”。認為這樣能阻擋暴雨,保護莊稼。 |
土族 | Top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