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吉克族 |
||
簡介 歷史 音樂 禮儀 慶節 婚俗 服飾 飲食 建築 習俗 宗教 | |||
塔吉克族 | 簡介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有人口33538人。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少數散居在該縣以東的莎車、澤普、葉城、皮山等塔╴木盆地西部邊緣地區“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庫爾幹,地處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東部。境內群山聳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號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終年積雪,冰川高懸,險峻奇麗,儀態萬千。雪嶺冰峰之下的河流兩岸谷地,既有連綿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穡的土地。自強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這裡。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普遍使用維吾爾文,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過著半定居半遊牧的生活。 塔吉克人性格堅韌、豪放。在塔吉克古老的傳說中,鷹是英雄的象徵。牧民們最喜歡吹的是用鷹翅骨做的短笛“那藝”。最出色的舞姿以模擬雄鷹翱翔為特色。塔吉克族還以善騎著稱。刁羊、“挂波齊”(馬球)等馬上游戲競技,都是塔吉克人最喜愛的群眾體育、娛樂活動。 |
塔吉克族 | 歷史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源自中亞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可上溯到西元前10世紀前居住在帕米爾高原東部使用樂伊朗語的一些部落就已經是祖國西陲帕米爾高原這塊土地上的主人。。西元2-3世紀,在新疆塔什庫爾幹一帶出現了盤陀國,其國人是中國塔吉克族人的遠祖。塔吉克族人在這一地區不斷發展,出現了一些小村落,到17世紀後帕米爾西部和南部的許多塔吉克族人也遷來,成為中國的塔吉克族人。“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是“王冠” 的意思。過去塔吉克族人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過著半遊牧半定居的生活。數千年來,塔吉克人不斷吸收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創造了自己頗具特色的歷史與文明。 |
塔吉克族 | 音樂 | Top of Page |
塔 吉 克 族 約 有 二 萬 二 千 餘 人 , 主 要 分 佈 在 新 疆 的 帕 米 爾 高 原 東 部 。 塔 吉克 族 屬 印 歐 語 系 伊 朗 語 族 , 無 本 民 族 文 字 , 部 份 通 用 維 吾 爾 文 , 信 仰 伊 斯 蘭 教 。
塔 吉 克 族 的 音 樂 , 解 奏 鮮 明 , 曲 調 歡 快 , 牧 民 們 用 鷹 的 翅 骨 做 成 的 『 鷹 笛 』 吹 起 優 美 的 旋 律 , 令 人 回 味 。 |
塔吉克族 | 禮儀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重禮節,熱情好客。對來訪的賓客或要求投宿的過路人,不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歡迎,謁誠款待。通常是要選一隻肥美的羊羔呈送到客人面前,若客人滿意,才牽出去宰殺、烹煮。用餐時,主人先敬客人一碗羊肉湯,再端上大盤的“手扒羊肉”。客人若先從盤中取一塊獻給忙碌的女主人,主人將更加高興。接著,主人要先將羊頭獻給席間最尊貴的客人,待客人割下一塊肉時,再把夾著羊尾油的羊肝分別獻給各位客人,以示敬重。之後,大家開始蘸鹽水吃肉。為增添席間的歡樂氣氛,青年人要競相比賽折羊骨,即用雙手握住油滑的羊腿骨輪流用力折。這是技巧和力氣的較量,折斷者受到大家熱烈地稱讚。晚上,在主人的熱情招呼下,睡在溫馨的房間╴,別有一番異鄉情趣。 塔吉克族民風淳樸、敦厚,社會道德高尚,凡到過塔什庫爾幹的人,都會為這裡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民族和睦,社會安定而驚嘆不已。在當今社會,它確實堪稱一奇! |
塔吉克族 | 慶節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蘭教,許多民族節日皆與宗教有關,傳統的"巴羅提"節即是其中之一。"巴羅提"一般在伊斯蘭歷每年8月的頭兩天舉行。由於節日之夜家家都點一種特製燈燭,故稱之為燈節。 燈節“巴羅提”一般在伊斯蘭歷每年8的頭兩天舉行。由於節日之夜家家都點一種特製燈燭,故稱之為燈節。節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燈燭和一支特大的燈燭。它是用一種高原上特有的“卡烏日”草草桿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狀,蘸上酥油或羊油製成。節日之夜,全家人圍坐在炕上,中間擺放著一個供插燈燭用的沙盤。這時,家長按輩份和年齡高低呼叫每個人的名字,叫一個答應一個,並在應者面前插一支點燃的燈燭,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燈燭都點亮後,各自伸出雙手在自己名下的燈燭上烤一下,再作祈禱,願真主降福保祐平安。儀式結束,闔家大小在燈光下共用豐盛的佳肴。接著,便把家中紮好的那支最大的燈燭火把點燃後插到屋頂上,它被稱為“天燈”。全家人要出來肅立屋前,仰望“天燈”,默默祈頌。與此同時,各家門前要點火堆驅邪。青少年們則在燭光下、火堆前歡歌跳舞,盡情戲耍,徹夜不眠。 |
塔吉克族 | 婚俗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的婚姻制度,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通常是在本民族內選擇配偶,不與其他民族的人能婚,尤其是女的不允許嫁給其他民族,男子則可以娶其他民族的婦女為妻。塔吉克族人曾經盛行近親結婚,至今仍佔有一定比例。配偶雙方的年齡一般是男大女小。在塔吉克族人中,為子女完婚被視為父母神聖的職責, 而離婚、休妻、離開丈夫都是羞恥的,所以塔吉克族夫妻大部分都能白頭偕老。 塔吉克族傳統的家庭形式是家長制的大家庭。父親在世時,兒子們很少分家出去單過,否則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責備。不少家庭三世內堂,有的甚至四世同堂。長期以來,塔吉克族人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從事牧業、農業生產,是一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其傳統的大家庭╴,實行著嚴格的家長制,家庭中特別提倡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夫妻間互相忠誠,兄弟友愛等。 |
塔吉克族 | 服飾 | Top of Page |
男穿套頭白襯衫。領口、胸前、衽邊等處繡花邊。扎腰帶著長褲,褲腳兩側開衩。冷天外加無領、對襟、無扣長外衣或對襟皮、棉大氅。戴黑絨面羔皮圓帽,帽上繡數道花邊,平時將帽沿捲起,風雪天放下。 女青年外著對襟、無領、長過膝部的長衫,衽邊、下擺、袖口等處均繡花邊,背後繡一圓形圖案;如今穿連衣裙。 已婚婦女系後身彩色圍腰。女帽有夾、棉之分。夾帽多平頂、紅絲絨圓帽,帽沿繡花,額前綴一排銀鏈。棉帽亦平頂,上挑繡各種幾何圖案,帽後有垂簾與耳扇御寒。婦女均披大頭巾,少女戴黃巾,新娘披紅巾,一般用白巾,忌用黑色;喜戴耳環、項鏈及圓形銀胸飾等。男女都穿繡花氈襪和用野公羊皮和□牛製作的尖頭軟底靴。 |
塔吉克族 | 飲食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飲食的內容和製作方法反映了他們的經濟狀況、生活需要和民族特點。牧區的飲食以奶製品、麵食和肉為主;農業區則以麵食為主,奶和肉食為輔。麵食主要是用小麥、大麥、玉米、豆子等面做成的。他們的飲食品種較多,具有特色的食物有:奶粥、奶麵片、奶面糊、酥油麵糊、酥油奶糊、酥油青稞、酥油澆、抓肉、抓飯、奶酪、奶幹、奶茶等很多。 |
塔吉克族 | 建築 | Top of Page |
在塔吉克族的村莊╴,大都是正方平頂、木石結構的房屋。╴壁多用石塊、草皮砌成,厚而結實。頂部架樹枝,抹上拌有麥草秸的泥土。門向東開,一般靠近╴角。頂部中央開天窗,通風透光。在院╴以內最大的住屋稱為“賽然衣”,另有牲畜棚圈和廚房,有的還有客房和庫房。由於高原多風雪,室內雖比較寬敞,但較低矮,四周築土炕,長輩、客人和晚輩分側而居,土炕上鋪毛氈以供坐臥。爐灶在大門對側,灶後另有小間儲藏室,存放油、肉、乾果和糧食。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多住氈房,或在牧場築土屋。 |
塔吉克族 | 習俗 | Top of Page |
塔吉克族的飲食方面有一些禁忌。禁食沒有經過宰殺而死亡的動物,禁食豬、馬、驢、熊、狼、狐、狗、貓、兔和旱獺等動物的肉,以及一切動物的血。 珍惜糧食、食鹽 他們對糧食和食鹽特別珍惜,對用腳踩食鹽和食品的人,被認為是罪人。見到鹽和食品落在地上,要揀起來放在高處不容易被踩到的地方。 愛惜牲畜 他們對牲畜特別愛惜,禁止用腳踢或棒打羊、牛等牲畜,不得騎馬穿過羊群或接近羊圈,並忌諱羊在產羔時去觀看。每逢星期三、星期日不出售牲畜,這兩日也不償還別人的債務,所以這兩天他們也不去討債,別人也不來買畜或還債。 忌諱騎到門口下馬 如果騎馬到塔吉克族人家作客,不能在門口下馬,更忌諱快馬到門口下馬,這意味著報喪或有其他什麼不吉利的消息。應慢步繞到氈房後面下馬。 |
塔吉克族 | 宗教 | Top of Page |
鷹與塔吉克族人的關係非常密切。塔吉克人的民間舞蹈名之曰“鷹舞”,其基本動作完全是模倣鷹的動作。最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樂器是鷹笛,這是由鷹的翅骨製成的。塔吉克族人中廣泛流傳著有著鷹的各種傳說故事。在這些故事中,鷹總是與塔吉克人生死與共,息息相關,在危難關頭,鷹總是挺身而出,犧牲自己,為民眾創造幸福。在一般塔吉克族人的觀念中,鷹也是勇敢、正義、忠貞、純潔的象徵。可以推測,鷹是塔吉克族先民崇拜過的動物圖騰,現在塔吉克文化中與鷹有關的這些文化現象正是遠古塔吉克族先民鷹圖騰崇拜的遺存。 塔吉克族宗教界的著名人士認為,我國塔吉克族在西元10世紀即信仰伊斯蘭教,塔吉克族是我國唯一的信仰伊斯瑪儀教派的民族。 |
塔吉克族 | Top of Page |